岷县博物馆馆藏“春季元素” 文物展
岷县博物馆馆藏“春季元素” 文物展
五一假期临近,在这暮春时节,正是众人游山玩水,看日出、赏云海、观奇峰、探春花的不二选择。五一假期,不一定非得去远游,岷县博物馆里的文物也有“春色美景”,诚邀大家一起感悟咫尺之间卧游山水的悠然自得与畅快淋漓。
春天又分为孟春(农历正月份)、仲春(农历二月份)和季春(农历三月份)。古时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三)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根据这个,正、二、三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
《夏小正》《礼记·月令》等上古历书中关于季节物候与农事活动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农耕社会人们对时令节序的重视。从春季乃一年之始,更加为古人所重视,很多文献中都有对春季的记载。
在对自然变化格外敏感的画家眼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能成为描摹的对象,所以季节要素进入绘画创作领域是自然而然的。春季作为四季之首,在农业生产方面它都在古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春季自然风物也逐渐成为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古时候画家大师画中的春天吧。
一、古代画家大师画中的春天
1.孟春
春季里的孟月,大自然间明明有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却又蕴含着一种事是而非的感觉,柔条将出未出,芽苞欲发未发,草色似有似无。孟春时节,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土膏微润,冰皮始解;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勃发出一种生机之美。
早春图是北宋宫廷画家郭熙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创作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为郭熙晚年之作。
北宋郭熙《早春图》(网络图片)
《早春图》主要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画面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描写出瑞雪消融,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情趣盎然,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2.仲春
春山煦日,惠风和畅;莺争暖树,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春季里的仲月,迸发出的是一种盎然之美。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二月《杨柳荡千》(网络图片)
《月曼清游图》册页,由清代画家陈枚所作。此画以每月的季节气候变化为背景,描绘了宫女和妃子在庭院内外的游赏活动。每一开册页是一个月,十二开就是一年十二个月。
二月的春天,妃子仕女们走出闺房,在芳草地上相伴欢嬉,杨柳舞于春风,杏花映于春水,秋千架上,仕女的身姿轻盈如燕。
3.季春
季春为一年中最为瑰丽的时节。“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季春到,万物茂盛而华秀,清明且爽朗。
虢国夫人游春图(网络图片)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为宋摹本),绢本,设色。描绘了杨贵妃之姊虢国夫人乘宫马春游时的情景。
主题虽为“游春”,但整个画面背景不落半点墨痕,即无青草绿木、归燕鲜花,又无春水微波。但就在那悠闲欢愉的神情与骏马轻举缓行的英姿中,观者却感受到到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春天气息与贵妇春游的悠闲和略有懒散的欢悦情绪。马蹄下方的斑斑草色,无不透露出意境空潆清新的春天氛围。
二、岷县博物馆馆藏画家大师春天画作
在体验完上述画家画中春色之后,我们不妨跟着古人的足迹,探寻岷县博物馆里的春天藏画,看看古人用画笔留住的春色。
1.孟春月《人物图》
清 王素 人物图(现藏岷县博物馆)
王素 (1794年-1877年),字小梅、小某、晚号逊之。扬州甘泉人,为“扬州十小”主要代表人物。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擅长人物,花鸟。
《人物图》纵81厘米,横33.8厘米,保存完整,现藏于岷县博物馆。画作内容为一仕女坐在杨柳舞于春风春日里的亭廊之中,欣赏着满园春色。整幅画墨色变化颇为丰富,画中元素较为简洁。
此幅作品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用色清新,用笔纤细而又不却弹性,人物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用笔工整细腻。画中的柳枝秀逸而朦胧,蓊郁葱茏,画作将柳树的美描绘得酣畅淋漓。画中侍女休憩于书桌之上,侍女虽陷于“春困”之中,但也掩饰不了其清淡雅逸、蕴情含蓄的文秀之气。画中线条根根写出,顿挫自然,有节奏感,增加了画中人物的韵味。
2.仲春月《鱼水和谐图》轴
民国痴汉《鱼水和谐图》轴(现藏岷县博物馆)
民国痴汉《鱼水和谐图》轴 ,纵80.5厘米,横42厘米,保存较完整,现藏于岷县博物馆。画中绘有五条金鱼,或聚或散,或上浮,或浮游,轻巧灵动。整幅画,用笔工细,着色绚丽。
画中左上侧作者题有鱼水和谐四字,并注明创作时间与地点“民国念九年仲春月”。整幅画以鱼和水为主要元素绘制,设色简洁素雅,描绘出了岷州仲春月鱼儿畅游于春水之中,呈现出一幅鱼水和谐的景象。
3.季春月《设色牡丹图轴》
清-陈兆风 设色牡丹图轴(现藏岷县博物馆)
清-陈兆风《设色牡丹图轴》,纵120厘米,横33.6厘米,保存完整,为国家三级文物。
画中牡丹繁花朵朵,花冠硕大,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牡丹花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此画随类赋彩,用色鲜艳,橘黄、粉红以及白色的花朵左右、繁疏、高下相对,布置得体。整幅画构图丰满,设色艳而不俗。
(撰稿:孙少毅 编辑:包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