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封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章巴宁卜诰封考述(刘虎林)
明封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章巴宁卜诰封考述
岷县博物馆 刘虎林
岷县博物馆藏一件嘉靖皇帝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敕封藏族高僧的诰封。诰封除残存一些水渍和烟熏的痕迹外,保存比较完整,文字和印鉴都十分清楚。受封者为明代岷州地区班藏寺(当地人称法藏寺)的僧人,在此略加考述,介绍如下。
此件诰封为丝质,纵30.5厘米,横716.7厘米,由右、中、左三部分组成。右端为蓝绫,系卷首部分,正中竖向织有两条双龙,双龙之间同时织有篆字“奉天诰命”四字,图案与文字均略有凸感。中间依次为杏黄绫、黄绫、白绫、灰绫、蓝绫,底纹为白丝线织的仙鹤祥云纹,上墨书汉文封文二十三列,汉文封文为: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朕惟佛氏,以济众之心开慈悲之教。阴翊皇度启导群迷,世有能宣扬其道者,国家必褒崇之,尔章巴宁卜乃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劄巴坚参之徒,夙承梵教,恪守毗尼化友善类良,足嘉尚。特命袭尔师国师之职,封号如故,尚其益务进修丕阐宗范,用广慈仁之化,以应宠命之荣。钦哉!接下来为汉藏对照文字一行,为诏书颁布的时间:“嘉靖二十三年六月三十日”,同时在文字上钤有一方“诰命之宝”朱印。左上方为颁发诏书的文号和朱印。文号为“礼字貮拾捌号”,其上钤“广运之宝”朱印。文号和朱印均只有一半,类似于现在的骑缝章。接着又在依次为杏黄绫、黄绫、白绫、灰绫、蓝绫、杏黄绫,底纹为白丝线织的仙鹤祥云纹,上墨书藏文封文三行系书写封文的主体部分。藏文封文应与汉文封文内容一致,系对汉文封文的对译。。左端为黄绫无底纹,正中竖向用白丝线织有篆字“嘉靖二十四年 月 日诰”九字,文字均略有凸感,系卷尾部分。诰封背面用宣纸表背为制作诏书的时间和工匠署名,共三行,均为墨书:“嘉靖三十年七月表背潘仪/织匠 陈月/ 挽匠王甫”。
此份诰封颁布的时间为:嘉靖二十三年六月三十日,而诰封左端正中竖向用白丝线织有篆字“嘉靖二十四年 月 日诰”九字说明从制作诏书和颁诏时间来看,工匠们在嘉靖二十三年六月将嘉靖二十四年的诰封做好,而嘉靖二十三年的诰封已用完,在嘉靖二十三年六月将提前做好的嘉靖二十四年的诰封书写封文颁布。岷县博物馆藏这件嘉靖二十三年(1544)敕封藏族高僧的诰封,受封者章巴宁卜为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劄巴坚参之徒。遍查《明实录》,受封此“净觉佑善”名号的仅有甘肃岷州地区沙加一人。根据《明实录·英宗实录》第126卷正统十年(1445年)二月乙巳条记载“加封国师沙加为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俱赐诰命”,按《安多政教史》所载,受此封号者沙加为甘肃岷州洮河藏区人氏。他曾是班藏寺的僧人,曾任过岷州大崇教寺的堪布,后来一直驻锡京城大隆善寺,并曾给皇上、皇后、太子等授许多灌顶和诀要,先敕封为灌顶大国师等,后尊为大善法王。由此断定劄巴坚参为沙加之
徒而章巴宁卜有为劄巴坚参之徒,师承关系明确,他们三人又都是甘肃岷州地区班藏寺的僧人,与明代僧官官职经朝廷封授,通过朝廷的审查与监督便可传承袭替的僧官制度相符。有明一代,从明太祖开始,就注重藏传佛教在稳定边疆方面的政治功能,在藏青甘川等藏区大力封授藏传佛教各派首领和人士,扶持藏传佛教,确立了中央和藏区地方的领属关系,实现对藏区的统治和管理。岷州属喇嘛教安多藏区,是阻隔北元和卫藏联系的重要屏障之一。而岷州因其地理位置特殊,交通要塞,成为连接明廷和卫藏的纽带和主干线之一。加之明初在河州设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明廷派往乌斯藏的使者和乌斯藏政权派员入贡时多取道此地,岷州成为中原地区与藏区的过渡地带,肩负着政令西传、藏情上达的特殊使命,关系到乌斯藏与明廷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流。明廷一方面通过封官赐位的办
法,招抚了许多部落,如岷州的18个族、洮州的18个族等。另一方面设立僧纲司、营建寺院,使岷、洮、河等处的藏族僧侣积极靠拢明廷。在此情况下,寺院数量、僧人数量都空前膨胀。在这一时期,以大崇教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兴盛地岷州被称为“第二个卫地”。沙加和其徒劄巴坚参及再传弟子章巴宁卜受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封号就在这一历史时期。根据《明英宗实录》的记载,藏族僧官等级分别定为法王、教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明确规定法王是藏区最高级僧侣,这种顶级僧官官职分别被封敕给当时西藏地方的三个较为强大的教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的代表,他们享有极高的宗教权威。但是,法王并没有任命下级僧官的权力,因为各级僧官的封赏和罢黜都必须由明王朝中央政府决定,并予以受封凭证——诰、印。因而法王、教王只是奉明王朝中央政府的敕命行使地方职权,“忠修职贡”、“管束人民”而已,他们的更迭,同样需要御批。只有得到中央政府敕封的法王、教王才是合法的法王、教王,否则就不会得到朝廷和藏族各地僧俗的认可。藏族僧官的升迁、罢黜,均由朝廷掌管,册封时授以诰敕、印信等,印信的赐予和收回象征着权利的予夺。各级僧官官职一经封授,便可传承袭替,但是必须要向中央政府申请,通过朝廷的审查与监督方可。
以史鉴物,以物证史,这道明封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章巴宁卜诰封其价值不仅在于它印证了文献的记载,也是明代重建多封、贡市羁縻民族与宗教政策和明代僧官制度的实物见证,也是明代岷州地区藏传佛教兴盛和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