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刘虎林、后永乐同志被聘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岷县博物馆一直以来特别重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和双向兼职工作,正在逐渐形成科研成果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更高层次协作机制。此次我馆刘虎林、后永乐同志被聘为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为岷县博物馆与西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与研究方面更深层次交流和更广领域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这里,岷小博带你回溯近年来…
我们这一年—2023年岷县博物馆文物征藏回顾2023年,岷县博物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努力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进步。在文物征藏方面致力于提高博物馆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致力于扩大馆藏文物收藏数量,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和我馆办展需要开展工作。2023年,岷县博物馆严格按照《…
我们这一年:赓续中华文脉 利用文物资源 创新文化产品——“岷博文创”2023年度回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2023年转瞬即逝。回望这一年,岷县博物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总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把“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岷博文创开发工作指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不断提升创新理…
我们这一年:岷县博物馆2023年各类展览、馆际交流活动回顾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2023年,岷县博物馆积极践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利用“展览+”模式,通过各类展览有效展示、拓展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开展馆际交流活动,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行业内交流合作,拓宽文博工作视野,促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这一年——岷县博物馆2023年教育工作回顾 202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县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利用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素养等通知要求,岷县博物馆利用文物资源、馆舍资源和人才资源,面向青少年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回顾这一年,我们不断强化青少年教育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优质服务项目,通过 “岷博大讲堂”进校园、青少年教育活动、…
我们这一年:岷县博物馆2023年社区文化促进活动博物馆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肩负着挖掘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社区文化促进活动是博物馆和居民交流的平台,也是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2023年岷县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以及不同的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社区文化促进活动,既丰富了社区民众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也实现了博物馆教育和博物馆文化宣传的目的。全年共开展社区文化促进活动28…
我们这一年——岷县博物馆2023年学术研究回顾一、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岷博大讲堂”情况(一)西北师范大学秦丙坤老师和陶兴华老师在“岷博大讲堂”开讲7月份,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再聪、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张连银、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副所长秦丙坤、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陶兴华及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一行8人来岷开展学术考察,并由秦丙坤教授主讲《秦长城岷县“西首起地…
2023年全省文物工作要点2023年,全省文物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全国全省宣传部长、文旅厅局长、文物局长会议及全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落实“三新一高”,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健全文物管理体系,提高考古发掘和…
准确把握和认真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
我们走过的这一年:2022年岷县博物馆社区文化促进与教育工作回顾2022年,为深入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岷县博物馆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彰显博物馆的力量,开展了针对社会及青少年的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从年初开始制定教育规划,进行博物馆教育品牌建设,以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年共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54场,其中社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