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读书班”系列讲座在岷县博物馆会议纪要
文博快讯
2025(06)号
—————————————————————————————————
“敦煌读书班”系列讲座在岷县博物馆会议纪要
2025年1月23日,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岷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第119期“敦煌读书班”在岷县博物馆成功举办。10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聆听讲座、展开探讨。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陈中出席讲座并讲话,兰州财经大学高启安教授为会议主持,陇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陇南文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百岁,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张润平及岷县博物馆馆长刘虎林为评议人。此次讲座共分为三场。
第一场
首位报告人是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讲座教授杨富学,报告题为《明代仕宦岷州的岐山女真后裔》,他通过对陕西省岐山县蒲村乡洗马庄村保存完好的元代以来女真完颜氏世系碑碑文内容的深刻剖析,得出该家族元明时期在秦陇地区较为活跃,涌现出众多军事将领,晚期重视文教。在授官的36人当中,从高祖完颜准“守关西”、二世祖完颜西礼吉剌歹元帅守岷州至五世祖完颜福得千户任洮州指挥等,按照任职区域,主要集中于今岷县及周边区域。这些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岷州历史记载的某些空白。
报告完毕后,岷县博物馆馆长刘虎林对报告进行评议:岐山完颜氏,作为女真遗民的后裔,其世系碑文不仅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更是研究元、明两代地方治理、军事布防及民族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 岐山完颜氏在此地的活跃,尤其是四世祖完颜也先帖木儿、五世祖完颜福得等人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其家族成员在军事、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岐山完颜氏世系碑文不仅是家族荣耀的象征,也是研究元、明两代地方治理、军事布防及民族融合的重要资料。四世祖完颜也先帖木儿、五世祖完颜福得等人的事迹,展现了其在军事、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与岷州虎氏的婚姻关系,构建了跨越族群的社交网络,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碑文中田产数量的记录,反映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完颜氏家族如何保障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杨教授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对岐山完颜氏的认识,为理解岷州及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视角和资料。
讨论环节中,线上线下的参会人员就岐山完颜氏世系碑刻中所涉及的完颜姓氏、完颜氏任职与岐山样民之间的关系向主讲人提问,杨富学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第二场
岷县博物馆副馆长后永乐作了题为《重修岷州儒学记》的讲座。该讲座以岷县博物馆旧藏明嘉靖三十五年《重修岷州儒学记》中的碑文为研究对象。碑文有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岷州卫儒学和岷州地方史的重要资料。该文通过整理释读碑文保存的珍贵史料,揭示岷州儒学创建、改移与重修历史,并对筹划主持此次儒学重修的两位地方官员和碑文提到的两位岷州进士进行考证,进一步阐明明代儒学在岷州传播发展的历史以及明朝地方官员在岷州地区兴学崇教以培育人才、宣明教化的重要意义。
报告结束后,张润平老师对报告进行了评议:他提出后永乐的讲座内容精彩,用词谦虚,讲座中对《重修岷州儒学记》碑文的深入研究,对今后岷县在明代儒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空白。
讨论环节中,线上线下的参会人员就《重修岷州儒学记》碑文内容及碑文断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三场
西部边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小红的报告题为《明封大善法王沙加再考》:作为明朝中央政府册封的首位大善法王,沙加出自岷州丁氏家族,师祖系元末明初高僧班丹坚错,师从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又与师侄大善法王星吉班丹存在传承关系。沙加等岷州僧团主要成员凭借自身兼通汉藏的文化素养及经营诸派的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朝中央政府通过重大政治、民族、宗教事务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稳定政策的贯彻落实。鉴于学界目前对于沙加的研究多流于表面之状况,还原沙加身世,梳理沙加年谱,探究沙加的主要事迹,厘清沙加的社会关系,对于还原明代前期藏传佛教的传播情况,探究藏族与汉族及安多、卫藏地方与明朝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报告结束后,王百岁教授王百岁教授对报告进行了评议,报告资料翔实、内容新颖,能够以小见大,值得肯定,但论文内容还有进一步考证的空间。
讨论环节中,线上线下的参会人员就《明封大善法王沙加再考》中所涉及的大善法王生平及文章中的相关细节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实地考察调研
讲座结束后,“敦煌读书班”第119期的专家学者在我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大崇教寺遗址、前川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实地考察调研。
此次讲座,三位专家学者深厚的学术造诣,科学严谨的史学观点,将复杂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非常完美地予以呈献,将明代仕宦岷州的岐山女真后裔碑文、重修岷州儒学记碑文及明封大善法王沙加背后的故事精彩地展示给大家,为我们送上了文化盛宴。大崇教寺及前川寺等寺院为元明清僧纲制度、明清中央治藏方略、汉藏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是汉藏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实物见证。通过实地参观,有益于专家学者更好地了解明清以来藏传佛教在岷州一带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
通过深入的学习和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此次活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格局,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接下来,岷县博物馆将继续秉持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继续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研讨工作,互学互鉴、互促共进,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文:孙少毅 图:包新田)
主送: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存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