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秦长城遗址遗迹考察并举办学术讲座活动

作者:mxbwg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23-07-04点击量:4338次





文博快讯



(2023)32



岷县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秦长城遗址遗迹考察并举办学术讲座活动

2023年7月1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再聪、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张连银、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副所长秦丙坤、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陶兴华及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一行8人在岷县博物馆馆长刘虎林陪同下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考察岷县秦文化、秦长城遗址遗迹。

考察团首先来到岷县十里镇崆峒山附近,就历史文献记载及近年来实地考察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历史文化学院专家提出,要想更加深入地开展秦长城遗址调查与研究,在挖掘历史文献的同时,更要对洮河流域做重点考察,尤其是十里镇崆峒山附近秦长城遗址的调查研究,考察秦政权控制范围以及羌族等少数民族在洮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做好秦长城西起首考察工作。

随后,考察团来到洮河流域岷县与卓尼交界地带,对壕沟遗址进行考察。考察中,专家就壕沟形制、分布特点以及防御思想进行了探讨交流。

最后,考察团前往岷县东部山区探寻秦人西进古临洮路线。岷县东部山区与秦早期核心居地天水、陇南有关县区毗邻,又有丰茂的水草,牧马条件十分优越,这条古道历来是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通过实地考察古道可对秦人势力范围西达古临洮(今岷县)的年代、对古临洮的统治方式、古临洮建县以及秦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构筑等重大问题从根本上予以宏观考量和总体关照。

在考察了洮河流域岷县一带的秦文化、秦长城遗址遗迹后,由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副所长秦丙坤教授主讲《秦长城岷县“西首起地”诸问题辨议》,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陶兴华主讲《秦文化的甘肃印记》。

秦丙坤教授主讲的《秦长城岷县“西首起地”诸问题辨议》,就秦长城研究的文化价值、以岷县博物馆干部职工为代表的地方历史文化学者对秦长城的研究及有关秦长城诸问题展开辨析、评议,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秦丙坤老师在讲座中指出,岷县地方文化学者已经在文献典籍和田野考察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历代史籍以及大量地方史志文献记载的秦长城“西起临洮”,这个秦代的临洮就是现在的岷县。在实地调查方面,岷县文化工作者进行了几十次考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岷县秦长城作为西起首地提供了厚重的研究基础。同样,秦丙坤教授指出,岷县秦长城研究要继续深入分析史料;重视史籍文献正文之外的注释和新史料的发现,扩大证据的来源;扩大史料搜集范围,找到关键性证据。学术研究要严谨科学,不能带有感情性及臆测性的表达,小心斟别历史文献记载的“临洮”。

陶兴华主讲的《秦文化的甘肃印记》,以秦人西迁进入甘肃、早期秦人形成于甘肃、秦邑--秦人最早的都邑在甘肃、秦人建国在甘肃、甘肃留存的秦帝国印记等五个方面展开。陶教授对秦族、秦人的概念、秦族的起源、秦人墓葬遗址;与周边族群的交往交流交融;秦邑的相关遗址、东迁之后甘肃境内的秦人、甘肃境内的秦文化遗址;甘肃境内的秦长城、秦直道,秦统一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等问题进行了翔实的论述。

相关考察及学术讲座活动,是岷县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自成立“洮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习基地”之后的首次具体合作,是双方加强合作、深化合作领域的具体举措。通过对洮河流域岷县一带的考察,对于以后洮河流域岷县一带的秦文化、秦长城遗址遗存调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为学术方面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做好了前期铺垫;以便更好地落实“洮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习基地”的合作机制,促进学术交流与共享,与子同德、与子共赢,集众力、筹众智,实现合作共赢。(文:孙少毅 图:包新田)

考察秦长城遗址遗迹

BXT09069.JPG

BXT06027.JPG

BXT09071.JPG

BXT03427.JPG

九曲狼渡河.JPG

秦文化学术讲座

BXT09112.JPG

BXT09101.JPG

BXT09117.JPG

BXT09120.JPG

BXT09123.JPG




主送: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存档(二)